听过中国人民大学刘伟校长的讲课之后,我对于现阶段、未来-短期、长期以及国际经济的发展态势有了新的了解。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阶段性、暂时性、可控的,不会改变中国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同时,对疫情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应坚持底线思维,积极应对。
首先,对于中国经济的增速来说。当前,疫情在中国的蔓延扩散势头已经得到基本遏制,多省多地已经进入零新增零确诊的状态。在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疫情防控,支持推动复工复产的情况下,我国经济将从收到短暂冲击的第一季度开始,第二季度进入向好的过渡状态,第三季度进入恢复期,第四季度即可全面恢复正常。
其次,我国经济的复杂性导致在疫情期间宏观经济的短暂失衡,加剧了滞涨的威胁。从而导致就业机会减少、国民经济成本的提高、通货澎站的压力,进一步导致宏观政策进入两难的状态。那么在中央有序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全产业链的协同复工复产的举措之后,将进一步加快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恢复,加大宏观政策的对冲力度,对冲疫情的影响和外部的风险挑战,促进在未来三个季度内的经济平稳健康运行。
最后,疫情同时对国际经济的发展发起了挑战。使得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大。日前,美股开盘后三大股指再次重挫:道指下跌约2200点,跌幅超过9%,标普500指数下跌7%,触发本月第三次熔断,美股暂停交易15分钟。面对此次影响,中央明确释放积极信号,后续促消费、扩投资等政策力度会加大,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促进经济平稳增长。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百折不挠的民族,我们从九八洪灾、非典、汶川地震,到亚洲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经贸环境变化,中国经济都展现了惊人的风险防御能力。相信在此次新冠肺炎病毒面前,我国人民万众一心的决心、中央政府的强大后备力量,都将成为我国顺利度过此次劫难的重要因素。我们相信,应对疫情造成的冲击,也为中国产业链、产业集群脱胎换骨迈向高质量发展提供契机,实现更大发展!